一颗小树 #26 好产品的“差”改版

发表于:August 14, 2022 at 11:14 PM

你好,我是小树。这是我为你写的第 26 封信。每期都会同步更新在微信公众号一颗小树竹白专栏。现在有 80 位朋友订阅了这封信,也欢迎你邮件订阅,第一时间收到更新推送。

语雀的改版

先为不太清楚语雀的读者朋友们简单介绍一下。语雀是一个专业的云端知识库,通过文档、表格、画板等多种产品来承载不同的知识形态,也是目前阿里和蚂蚁集团编写文档和沉淀知识的主要工具。

最近语雀做了一次比较大的改版,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讨论主要集中在两个点:

引入数字花园的概念

这是相关产品近来经常提及的一个概念,大意是我们的每一次内容的创作、发布、分享、关注、点赞互动等行为,都是对我们自身知识花园的一次播种和打理。更加鼓励创作者关注自身的数字花园,并主动地分享希望传达给受众的内容。

讲句老实话,这样的产品设计在目前来看,还是显得超前和高屋建瓴了一些。设计者的思维方式可能在山顶上,而用户可能还在山脚下。这样会导致用户茫然和不知所措,也会被突然变化的使用习惯所影响甚至激怒。

用户教育做的比较好的我认为是 flomo,它具备一个非常完善的帮助中心,在我看来这也完全称得上是一个独立的产品了。不同于传统的功能介绍,它包含了产品背后完整的设计哲学,帮助你转变思维方式,最终正确地使用工具,享受工具带给你的便利和改变。

取消时间线中关注人的点赞动态

简单说就是:我关注的人的点赞,不会再出现在我的时间线中。这也是让我非常难受的一个改动,最直观的影响就是之前每天在时间线上能看到几十条有意思的内容传播,现在只有寥寥几条了。我丢失了这个通过关注人的点赞认识优秀小伙伴的渠道。如果我关注一个人,他的点赞、转发和自己创作的内容对我来说都是有价值的。

另一方面,通过点赞对某篇文章形成的人工筛选,对我自己来说要比关注这个人更精准,我并非想要看到他所有的动态。

通过类似 RSS 订阅的方式看似很美好,但还是严肃死板了些。

从创作者的角度讲,如果之前有大 V 给我的内容点赞,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关注和连锁反应。但如果想要让别人为这篇内容写几句推荐语,再推送给关注者,这个难度高太多了。基于目前的机制,普通的创作者很难再有机会被人看到了,缺少了很多意外之喜。

作为 17 年开始使用语雀,并在其中写了超过 80W 字的一名老用户,在文档产品高度同质化的当下,这种连接的可能性可以说是我在语雀上停留的主要理由了。

不管怎样,语雀是个好产品,希望能活的更好更久一些。

注:在写下这篇文字的时候,语雀团队已经意识到了这次改版中的一些问题了,正在积极地寻找解决方案,期待后续的变化。

关注语言背后的观点而非情绪

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小插曲,我在当时的讨论区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们的观点可能都不重要。”

我当时想表达的意思是:我们只能代表很小的一部分用户,我们有自己的喜好和偏见,我们表达掺杂了自己的情绪。由于我们作为用户很难窥见产品的全貌和未来规划,因此我们的观点可能都不重要。

但当时产品同学非常真挚的回复我,向这次改版伤害到的用户道歉,担心我看不到评论还专程来钉钉向我解释。当时我就意识到我的表达让她产生误会了。负责这次改版的产研同学在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方案推演,上线之初就收到如此多的负面反馈,心里一定也是很难过的。我也在钉钉上向她解释清楚,解开了这个误会。

我们日常在使用微信、钉钉等工具进行文字沟通时,很容易误解文字背后的情绪,由此会让我们产生愤怒、焦虑、不安、失落等种种负面情绪。如果是工作中,我会更关注语言背后的观点而并非揣摩可能的情绪,俗称就事论事,也是一种让自己更平静,减少情绪内耗的小窍门。

碎碎念

这周末去西二旗参加了一个活动,结束后去辉煌国际楼下的鲜芋仙吃了一份芋圆四号,这也是我第一次吃芋圆四号的地方。

2017 年的春天,那个时候可以算得上是最一穷二白的时候,来北京面试都舍不得坐高铁,和几个学长挤在后厂村的隔断里。

我记得当时在西二旗和上地附近辗转面试了几家公司之后,来到这里短暂小憩的时候,吃了这样一份甜品,很凉也很甜。

一转眼五年就过去了。

谢谢你的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往期推荐

你也可以在这里找到我:即刻Twitter、微信公众号一颗小树

这里是小树的 newsletter。 每周一发布,欢迎订阅。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用,欢迎分享给更多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