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不记账了

发表于:June 2, 2024 at 07:39 AM

你好,我是小树。这是我为你写的第 112 封信。每期都会同步更新在微信公众号一颗小树

最近和同事聊起记账,这期就来讲讲我记账的经历。

我是 2020 年 11 月的时候开始记账,原因是我希望自己能够随时清楚的回答两个问题:我一共有多少钱?钱都花在了哪里?

这两个问题的本质是我希望能够建立起对自己家庭资产和消费的掌控感,敏锐的感受到资产的变化过程。

当时还专门在少数派上买了教程,学习如何使用 MoneyWiz APP 实现复式记账,一直沿用至今。

记账通常会分为两类场景:

投资记账

我希望用最省力的方式,来了解当下投资的总资产的金额和变化趋势。

投资通常需要有券商账户,比如最常见的支付宝财富、富途牛牛等等。

我会以真实的券商账户为单位来进行记账,券商都会有账户金额总计,看到了直接更新就可以,不需要再做额外的计算。

我的操作频率很低,也不关心这次操作实际带来的影响,因此我不会记录我的操作过程。

有一些朋友会想要按照单个代码的维度去记录,比如有一个基金在多个券商购买了,这时还需要额外的汇总,实操起来记账成本远大于收益。

我不关心账户每天的变化,也不关心具体的某只股票/基金的变化,所以我只会按周或按月更新一次净值。

消费记账

不是人人都参与投资,但人人都会消费。大到买房装修,小到一日三餐,每个人都会消费。

我希望通过预算为我的消费添加一个上限,并且了解自己开销分散在哪些领域,找到不必要的消费并进行优化。

因此,我会保证每一笔消费都有对应的记录和准确的分类,每月月底借助 MoneyWiz 实现对账,力求分毫不差。

但这种方式太过琐碎,每个月都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我也尝试过一些减轻负担的方法。

首先是每天记一次账,而不是每次消费后都记一次账。日常消费重复度高,尤其是在工作日,基本就是地铁通勤加上吃饭,预先设定好模版,复制后只需要填写金额就可以了。

其次是尽可能让消费的出口变少,让记账信息能够尽可能在一个银行 APP 里获取,比如全部消费都从同一张信用卡里出。

还有一个小技巧就是把余额宝这类净值会自动变化的账户和消费账户彻底隔离,否则对账的时候对于有强迫症的同学来说会非常抓狂的。

这里特别要提一点,大家可能发现我没有用导出账单 + 自动化的方式来提高效率。

因为在实践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记账最关键的环节可能就是手动录入的这个过程。

我们现在用电子支付对价格的敏感远不如以前用纸币,每次录入一次,就是感知到自己花了一笔钱,并且关注自己预算还剩多少的过程。

相较而言,我认为这种感觉要比账本里的记录要有价值的多。

不过确实因为这种方式会花很多时间,我在坚持 2 年并且消费结构优化告一段落之后,也不再事无巨细的记账了。

毕竟我是为了合理消费,而不是真的做一个消费数据长工。

从两类场景的实践中可以看到,投资记账和消费记账是有差异的。

消费账相当于是自己的资金流水,保持精确才有意义,需要关注绝对值。

投资账保持绝对的精确成本太高,不如追求“模糊的正确”,需要关注相对值。

再进一步,投资账还会有更多的要求,如:希望能够看到趋势的变化,希望能够很好地评估自己的收益状况,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到自己的资产配置,方便后续的加减仓和再平衡等操作。

小结

很多时候,我们为了实现一个长期目标,过程里会养成很多习惯,有些是好的,历久弥新,有些其实是过程的产物,不要为了做某件事而做某件事。

比如,逼迫自己每笔消费账都记清楚是很累的,如果不会去会看账本去分析其中的数据,那这个习惯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意义。

我最近还在玩多邻国,本意是希望学习外语,但不由自主地被它的游戏化的激励方式弄的有点上头。

每天都要打卡,接着完成每日任务拿成就,单元结束后有双倍经验时间,然后就最大化利用双倍时间,接着系统继续赠送双倍时间,最后还要关注排行榜上的名次。

至于学没学到东西,已经没人在意了。但重复做低质量的动作,并不会真的引起质变。

这篇主要讲我在记账这件事上的心路历程,如果有对实操层面的记账方法和工具感兴趣的,可以留言交流。

谢谢你的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往期推荐

你也可以在这里找到我:即刻Twitter、微信公众号一颗小树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用,欢迎分享给更多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