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小树。这是我为你写的第 126 封信。每期都会同步更新在微信公众号一颗小树。
最近看到 L 先生说的一篇文章不要轻易给自己贴标签,有些启发。
我们常常给自己贴标签,用来描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比如:
- 我是 i 人/e 人
- 我是社恐
- 我是讨好型人格
- 我是股市里的韭菜
- 我是打工的牛马
包括很多年前我经常看到的星座性格解析,都有点贴标签的意思。
但我一直隐隐约约有种感觉,就是这些其实是在削足适履,先有了鞋子,再让自己尽可能得去适应它。
就像我自己,如果用 MBTI 来给自己打标签,在职场里我是不折不扣的 INTJ,但是生活里我更像感性的 P 人。
实际上这里面有三个概念:行为,特质,人格。
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呢?简单来说:
当我遇到某种场景时,我产生了某种反应,这是一个「行为」。
当这种行为反复发生,乃至于形成了一种习惯,它就变成了一个「特质」。
一系列具有共性的、相似的特质集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人格」。
最常见的情况是把「行为」当做自己的「特质」甚至「人格」来描述。
我们在股市里很容易追涨杀跌,这是我们面对波动的正常反应,但是我们常常会暗示自己是「韭菜」。
我们应该避免低质量的决策,导致持续不断的行为和心理暗示让它变成自己的特质。
我们在职场里兢兢业业,保质保量完整任务并领取报酬,这是我们面对工作的正常反应,但我们常常暗示自己是「牛马」。
我们应该更多挖掘工作给生活带来的改变和有价值的部分,关注自己真正在乎的部分,而不是过度沉浸在自己无法改变的环境或不好的部分。
因此,有一条基本原则需要大家记住:
能用行为来描述的,不要上升到特质;能用特质来描述的,不要上升到人格。
尽可能精确地认识自己。
为什么要精确?
因为认知是有力量的。我们对自己的认知是什么样,就很可能真的变成什么样。
我们对于自我的描述和认知,会不断塑造我们的样子。
贴标签永远只是自己的一个切片,但自我是复杂多元的。
这意味着标签并不能全面反映一个人,而只能成为一个大概的模糊的概括。
人是动态的,自己身上的问题可以不断被发现和解决。
不过,标签有自己的用武之地。
其一,它帮助我们高度概括自己的某种人格和特质。
它可以用来向别人介绍自己,帮助其他人快速了解你具备的能力和性格特质。
比如,在团队中,我更擅长难题攻关还是工程体验;在协作上,我更喜欢主导推进还是被动执行。
其二,勤用积极标签,帮助我们建立信心。
不断暗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想要过上的生活。
相信自己能够做到,在每一次决策后去检验和修正,建立正向的信心循环。
谢谢你的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往期推荐
你也可以在这里找到我:即刻、Twitter、微信公众号一颗小树。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用,欢迎分享给更多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