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学装修 - Mesh 组网

发表于:March 16, 2025 at 01:35 PM

你好,我是小树。这是我为你写的第 134 封信。每期都会同步更新在微信公众号一颗小树

记录一下装修过程中学到的知识。

什么是全屋 Wi-Fi 组网

全屋 Wi-Fi 组网是通过合理部署网络设备和优化信号覆盖,实现家庭环境中每个角落均有稳定、高速的 Wi-Fi 信号技术方案。其核心目标是消除信号死角,解决设备切换卡顿、信号衰减等问题。

对于普通家庭用户来说,全屋 Wi-Fi 组网就是要解决”卧室信号差”、“卫生间刷不了手机”、“阳台连不上网”等日常烦恼。随着智能家居设备的增多,稳定的网络覆盖变得越来越重要。

组网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在了解各种组网方案前,我们先明确一下全屋组网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1. 信号覆盖不足:单台路由器覆盖范围有限,特别是在大户型、复式或墙体复杂的环境中。

  2. 设备切换延迟:在家中移动时,设备无法自动切换到最优信号源,导致在某些区域(如楼梯间、卫生间)断网或卡顿。

  3. 网络拥堵:随着家中智能设备增多,多设备同时连接导致网速下降,影响使用体验。

  4. 穿墙衰减:Wi-Fi 信号受混凝土墙、金属门等障碍物大幅削弱,造成某些房间信号差。

主流的组网方案和对比

经过研究,目前市面上有几种主流的组网方案,各有优缺点:

1. 单路由器方案

最简单的方案就是使用一台高性能路由器覆盖全屋。

优点:成本低、设置简单。

缺点:覆盖范围有限(通常小于 120㎡),穿墙能力弱。

适用场景:小户型(一室一厅)、无复杂墙体结构的家庭。

2. 多路由器组网(有线/无线桥接)

通过主副路由器的方式扩展信号覆盖范围。

有线桥接:主路由器通过网线连接副路由器,扩展信号。

无线桥接:副路由器通过无线中继主路由器信号。

优点:成本中等,可以扩展覆盖范围。

缺点

适用场景:预算有限、可接受手动切换网络的环境。

3. Mesh 组网

多个 Mesh 节点通过有线或无线回程组成统一网络,自动优化信号路径。

优点

缺点

适用场景

4. AC + AP 组网

专业级解决方案,通过接入控制器(AC)统一管理多个接入点(AP)。

优点

缺点

适用场景

5. 电力猫(PLC)

利用电线传输网络信号,扩展覆盖。

优点:无需额外布线,插电即用。

缺点

适用场景:临时补救措施(如无法布网线的出租屋)。

方案对比表

方案覆盖能力稳定性成本部署难度适用场景
单路由器简单小户型、无遮挡环境
多路由器(桥接)中等预算有限、可接受手动切换
Mesh 组网中-高中等中大户型、已装修房屋
AC + AP极高高(需布线)新装修大户型、企业环境
电力猫低-中简单临时扩展、电路质量好的环境

Mesh 组网原理的通俗理解

为了更好地理解 Mesh 组网和传统桥接的区别,我用一些简单的比喻来解释:

桥接:Wi-Fi 的”接力赛”

想象一下,你家里有一个主路由器(放在客厅),但卧室信号差。这时你在卧室放一个副路由器,让它接收主路由器的信号,再转发给卧室的设备。这就像一场接力赛,信号从一个路由器传递到另一个。

两种桥接方式

缺点

Mesh 组网:Wi-Fi 的”蜘蛛网”

Mesh 就像在家里布了一张”智能蜘蛛网”,所有 Mesh 节点(小路由器)互相连接,自动组队,形成一个统一网络。无论你走到哪里,设备都会自动切换到信号最好的节点,全程无感。

假设你家是三层楼,每层放一个 Mesh 节点:

  1. 一楼节点是”队长”,直接连光猫;
  2. 二楼节点和一楼的”队长”手拉手(有线或无线);
  3. 三楼节点也和二楼节点手拉手。

当你从一楼走到三楼时,手机会自动从”队长”切换到三楼节点,全程不断网,就像有人暗中帮你”换座位”,你完全没感觉!

两种回程方式

优点

桥接 vs Mesh 的核心区别

对比项桥接Mesh
网络名称不同房间Wi-Fi名称不同全屋统一一个Wi-Fi名称
切换方式手动切换(可能断网)自动切换(无感)
信号质量副路由信号弱(无线桥接)信号均匀(节点互助)
适用场景临时补救、预算有限中大户型、追求无缝体验

Mesh 组网需要做的准备

如果你决定在装修时部署 Mesh 组网,提前规划可以最大化利用布线优势,避免后期返工。以下是需要准备的核心事项:

1. 全屋预埋超六类(CAT6A)网线

为什么重要:Mesh 有线回程比无线回程更稳定、网速更快(不占 Wi-Fi 带宽)。

怎么操作

例如:

2. 规划 Mesh 节点的位置

原则

建议点位

例如,100㎡ 三室一厅:

3. 弱电箱升级

问题:开发商送的弱电箱通常很小,放不下光猫 + 主路由 + 交换机。

解决方案

4. 电源插座预留

5. Mesh组网的两种部署方式

方案1:有线回程(推荐!)

原理:所有 Mesh 节点通过网线连接,组成”有线骨干网”。

优势:网速快、延迟低、稳定性强(不依赖无线信号回传)。

需要准备:全屋网线到位 + 主路由位置合理。

拓扑图:光猫 → 主路由 → 交换机 → 其他房间 Mesh 节点(通过网线连接)

在这个拓扑结构中,交换机主要有三个作用:

  1. 扩展网口数量:光猫和主路由的网口通常只有2~4个,通过交换机可以连接更多的 Mesh 节点;
  2. 优化网络结构:分担主路由的负载,让 Mesh 节点之间的数据交换更高效;
  3. 支持有线回程:为所有 Mesh 节点提供稳定的网线连接点,确保网络性能。

家用环境选择千兆非网管交换机即可,预留足够的扩展空间。

方案2:无线回程(备用方案)

原理:Mesh 节点之间通过无线信号连接(适合无法布线的房间)。

劣势:占用 Wi-Fi 带宽,网速可能衰减(尤其是双频 Mesh 路由器)。

补救措施

6. 小户型的简化方案

对于我这样的小户型(80 - 100㎡ 以内),其实可以采用更简化的方案:

方案A:一台高性能 Wi-Fi 6 路由器放在家中央位置

方案B:两个 Mesh 节点分别放客厅和主卧

无论选择哪种方案,装修时预埋网线都是值得的,这样未来可以灵活升级。即使现在只用一台路由器,将来需要扩展时,有线回程的 Mesh 方案会更稳定高效。

8. 装修阶段的网络规划清单

最后,整理一个装修阶段的网络规划清单,方便对照执行:

通过以上准备工作,即使是小户型,也能在装修阶段为将来的网络升级留下足够的可能性,避免日后需要重新开槽布线的麻烦。

谢谢你的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往期推荐

你也可以在这里找到我:即刻Twitter、微信公众号一颗小树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用,欢迎分享给更多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