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小树。这是我为你写的第 134 封信。每期都会同步更新在微信公众号一颗小树。
记录一下装修过程中学到的知识。
什么是全屋 Wi-Fi 组网
全屋 Wi-Fi 组网是通过合理部署网络设备和优化信号覆盖,实现家庭环境中每个角落均有稳定、高速的 Wi-Fi 信号技术方案。其核心目标是消除信号死角,解决设备切换卡顿、信号衰减等问题。
对于普通家庭用户来说,全屋 Wi-Fi 组网就是要解决”卧室信号差”、“卫生间刷不了手机”、“阳台连不上网”等日常烦恼。随着智能家居设备的增多,稳定的网络覆盖变得越来越重要。
组网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在了解各种组网方案前,我们先明确一下全屋组网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
信号覆盖不足:单台路由器覆盖范围有限,特别是在大户型、复式或墙体复杂的环境中。
-
设备切换延迟:在家中移动时,设备无法自动切换到最优信号源,导致在某些区域(如楼梯间、卫生间)断网或卡顿。
-
网络拥堵:随着家中智能设备增多,多设备同时连接导致网速下降,影响使用体验。
-
穿墙衰减:Wi-Fi 信号受混凝土墙、金属门等障碍物大幅削弱,造成某些房间信号差。
主流的组网方案和对比
经过研究,目前市面上有几种主流的组网方案,各有优缺点:
1. 单路由器方案
最简单的方案就是使用一台高性能路由器覆盖全屋。
优点:成本低、设置简单。
缺点:覆盖范围有限(通常小于 120㎡),穿墙能力弱。
适用场景:小户型(一室一厅)、无复杂墙体结构的家庭。
2. 多路由器组网(有线/无线桥接)
通过主副路由器的方式扩展信号覆盖范围。
有线桥接:主路由器通过网线连接副路由器,扩展信号。
无线桥接:副路由器通过无线中继主路由器信号。
优点:成本中等,可以扩展覆盖范围。
缺点:
- 无线桥接带宽减半,延迟高;
- 需手动切换信号(SSID 不同),无漫游功能。
适用场景:预算有限、可接受手动切换网络的环境。
3. Mesh 组网
多个 Mesh 节点通过有线或无线回程组成统一网络,自动优化信号路径。
优点:
- 无缝漫游:设备自动切换最优节点(同一 SSID);
- 灵活部署,支持无线回程(无需布线);
- 扩展性强,可逐步增加节点。
缺点:
- 无线回程占用带宽(推荐三频 Mesh 路由器);
- 高端型号成本较高。
适用场景:
- 中大户型、复式、别墅(需布线则选有线回程);
- 已装修房屋(无线回程免布线)。
4. AC + AP 组网
专业级解决方案,通过接入控制器(AC)统一管理多个接入点(AP)。
优点:
- 专业级漫游,信号覆盖均匀;
- 美观(AP 可嵌入墙壁或天花板);
- 高带机量,适合多设备场景。
缺点:
- 需预埋网线,装修阶段规划;
- 成本较高(AC + AP 设备 + 布线)。
适用场景:
- 新装修大户型、别墅、企业办公;
- 对美观和稳定性要求高的用户。
5. 电力猫(PLC)
利用电线传输网络信号,扩展覆盖。
优点:无需额外布线,插电即用。
缺点:
- 受电路质量影响大,稳定性差;
- 带宽衰减严重,延迟高。
适用场景:临时补救措施(如无法布网线的出租屋)。
方案对比表
方案 | 覆盖能力 | 稳定性 | 成本 | 部署难度 | 适用场景 |
---|---|---|---|---|---|
单路由器 | 低 | 中 | 低 | 简单 | 小户型、无遮挡环境 |
多路由器(桥接) | 中 | 低 | 中 | 中等 | 预算有限、可接受手动切换 |
Mesh 组网 | 高 | 高 | 中-高 | 中等 | 中大户型、已装修房屋 |
AC + AP | 高 | 极高 | 高 | 高(需布线) | 新装修大户型、企业环境 |
电力猫 | 低-中 | 低 | 中 | 简单 | 临时扩展、电路质量好的环境 |
Mesh 组网原理的通俗理解
为了更好地理解 Mesh 组网和传统桥接的区别,我用一些简单的比喻来解释:
桥接:Wi-Fi 的”接力赛”
想象一下,你家里有一个主路由器(放在客厅),但卧室信号差。这时你在卧室放一个副路由器,让它接收主路由器的信号,再转发给卧室的设备。这就像一场接力赛,信号从一个路由器传递到另一个。
两种桥接方式:
- 有线桥接:主副路由器用网线连起来(相当于两人手拉手传接力棒,信号稳定)。
- 无线桥接:副路由器通过无线接收主路由器的信号(相当于两人隔空喊话传接力棒,信号可能变弱)。
缺点:
- 无线桥接后网速可能只剩一半;
- 两个路由器Wi-Fi名称不同,走动时要自己手动切换网络;
- 设备可能”死抱着”信号差的路由器不放。
Mesh 组网:Wi-Fi 的”蜘蛛网”
Mesh 就像在家里布了一张”智能蜘蛛网”,所有 Mesh 节点(小路由器)互相连接,自动组队,形成一个统一网络。无论你走到哪里,设备都会自动切换到信号最好的节点,全程无感。
假设你家是三层楼,每层放一个 Mesh 节点:
- 一楼节点是”队长”,直接连光猫;
- 二楼节点和一楼的”队长”手拉手(有线或无线);
- 三楼节点也和二楼节点手拉手。
当你从一楼走到三楼时,手机会自动从”队长”切换到三楼节点,全程不断网,就像有人暗中帮你”换座位”,你完全没感觉!
两种回程方式:
- 有线回程:Mesh 节点之间用网线连接(信号传输快,不占Wi-Fi带宽);
- 无线回程:Mesh 节点之间用无线连接(适合无法布线的家庭,但会占用部分带宽)。
优点:
- 无缝漫游:Wi-Fi名称统一,设备自动切换,视频通话不会卡;
- 灵活扩展:随时加新节点,像拼乐高一样简单;
- 智能修复:如果一个节点坏了,其他节点会自动补位。
桥接 vs Mesh 的核心区别
对比项 | 桥接 | Mesh |
---|---|---|
网络名称 | 不同房间Wi-Fi名称不同 | 全屋统一一个Wi-Fi名称 |
切换方式 | 手动切换(可能断网) | 自动切换(无感) |
信号质量 | 副路由信号弱(无线桥接) | 信号均匀(节点互助) |
适用场景 | 临时补救、预算有限 | 中大户型、追求无缝体验 |
Mesh 组网需要做的准备
如果你决定在装修时部署 Mesh 组网,提前规划可以最大化利用布线优势,避免后期返工。以下是需要准备的核心事项:
1. 全屋预埋超六类(CAT6A)网线
为什么重要:Mesh 有线回程比无线回程更稳定、网速更快(不占 Wi-Fi 带宽)。
怎么操作:
- 每个房间(客厅、卧室、书房等)至少留 1 ~ 2 个网口(墙面网线插座);
- 网线汇聚到弱电箱(或集中布线点),方便接主路由或交换机;
- 推荐用超六类网线(未来支持万兆网络,一步到位)。
例如:
- 主路由放客厅电视柜 → 预留 2 个网口(1 个连光猫,1 个连其他房间);
- 卧室床头或书桌 → 预留 1 个网口(未来接 Mesh 节点)。
2. 规划 Mesh 节点的位置
原则:
- 节点之间尽量直线无遮挡(避开承重墙、金属柜);
- 覆盖范围建议每节点覆盖 50 ~ 80㎡(具体看户型);
- 优先放在家庭活动中心(客厅、书房、走廊交汇处)。
建议点位:
- 客厅电视柜(主路由位置);
- 主卧/次卧床尾或书桌;
- 走廊中点(覆盖多个房间);
- 复式楼每层楼梯口。
例如,100㎡ 三室一厅:
- 主路由在客厅 → 覆盖客厅、餐厅;
- 次节点在主卧 → 覆盖主卧、次卧;
- 第三个节点在书房 → 覆盖书房、卫生间。
3. 弱电箱升级
问题:开发商送的弱电箱通常很小,放不下光猫 + 主路由 + 交换机。
解决方案:
- 更换为加大号弱电箱(深度 ≥ 30cm);
- 或直接将主路由放在客厅(光猫留在弱电箱,通过网线连主路由)。
4. 电源插座预留
- 每个 Mesh 节点附近(如电视柜、书桌、走廊)预留电源插座;
- 如果选吸顶式 Mesh 节点,天花板附近预留插座。
5. Mesh组网的两种部署方式
方案1:有线回程(推荐!)
原理:所有 Mesh 节点通过网线连接,组成”有线骨干网”。
优势:网速快、延迟低、稳定性强(不依赖无线信号回传)。
需要准备:全屋网线到位 + 主路由位置合理。
拓扑图:光猫 → 主路由 → 交换机 → 其他房间 Mesh 节点(通过网线连接)
在这个拓扑结构中,交换机主要有三个作用:
- 扩展网口数量:光猫和主路由的网口通常只有2~4个,通过交换机可以连接更多的 Mesh 节点;
- 优化网络结构:分担主路由的负载,让 Mesh 节点之间的数据交换更高效;
- 支持有线回程:为所有 Mesh 节点提供稳定的网线连接点,确保网络性能。
家用环境选择千兆非网管交换机即可,预留足够的扩展空间。
方案2:无线回程(备用方案)
原理:Mesh 节点之间通过无线信号连接(适合无法布线的房间)。
劣势:占用 Wi-Fi 带宽,网速可能衰减(尤其是双频 Mesh 路由器)。
补救措施:
- 选三频 Mesh 路由器,有独立回程频段;
- 节点之间尽量靠近(隔一堵墙最佳)。
6. 小户型的简化方案
对于我这样的小户型(80 - 100㎡ 以内),其实可以采用更简化的方案:
方案A:一台高性能 Wi-Fi 6 路由器放在家中央位置
方案B:两个 Mesh 节点分别放客厅和主卧
无论选择哪种方案,装修时预埋网线都是值得的,这样未来可以灵活升级。即使现在只用一台路由器,将来需要扩展时,有线回程的 Mesh 方案会更稳定高效。
8. 装修阶段的网络规划清单
最后,整理一个装修阶段的网络规划清单,方便对照执行:
- 确定主路由器位置(通常是客厅电视柜)
- 规划各房间网口位置(床头、书桌、电视墙等)
- 选择合适的网线(推荐 CAT6A)
- 考虑弱电箱大小是否需要更换
- 预留足够的电源插座(路由器、交换机位置)
- 记录网线走向图(方便日后维护)
通过以上准备工作,即使是小户型,也能在装修阶段为将来的网络升级留下足够的可能性,避免日后需要重新开槽布线的麻烦。
谢谢你的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往期推荐
你也可以在这里找到我:即刻、Twitter、微信公众号一颗小树。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用,欢迎分享给更多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