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小树。这是我为你写的第 67 封信。每期都会同步更新在微信公众号一颗小树和竹白专栏。现在有 294 位朋友订阅了这封信,也欢迎你。
今天分享几条我自己用来提升生活满足感的行动法则。
一筹莫展的时候,换一个环境
在面对困境或挑战时,有时候我们过于专注于问题本身,而无法找到解决方案。
通过改变环境或上下文,我们能够打破思维的僵局,为灵感和创意提供更多空间。
举个例子,在遇到比较棘手的问题时,我经常会陷入到一种脑袋运转停滞的状态,看似在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案,但实际已经陷入了思维的死胡同。
这种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效率非常低,但如果可以给自己换一个环境,比如散步、洗澡或者直接睡一觉,反而经常会出现灵光一闪的时刻。
这些活动可以让我们暂时把问题放到一边,让大脑得到休息,同时也提供了与问题不相关的刺激,激发了无意识思维。
这种无意识思维在我们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在大脑深处进行着连接、关联和创造,从而产生新的洞察和解决方案。
因此,在面对难题时,不要一直僵持于问题本身,而是给自己一些休息和放松的时间。
换一个环境,进行一些身体活动,或者专注于其他有趣的事情,这些都可以为我们的思维注入新的活力和灵感。
为自己创造值得回忆的印记
对于我来说,大部分时间都按部就班地生活着,奔波在家和公司的两点一线之间。
即使偶尔经历有趣的事情,也会很快被生活的惯性淹没在日复一日的繁忙里面。
之前到年末想要回过头来总结一下自己今年的得失,却发现大部分值得回味和能够记起的事情都回忆不起来了。
生活是由体验、感受和记忆组成的,这些经历的过程能够真正陪伴我们很久,如果被遗忘了,实在是有点可惜。
这里我自己坚持的习惯就是:为过程创造印记。
举几个例子:
- 经过查阅资料和学习之后,解决了一个苦思了许久的问题
- 自己负责的项目,达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得到了同事的赞赏
- 周末去了一个种草很久的餐厅
这些经历不一定需要写下来,更重要的是让自己从惯性中抽离出来,主动让这天和平时有一点点不一样。
未来再回想起这些细节的时候,能够更好地帮助自己对抗这个不确定的世界。
不要盯着目标,而是构建系统
在接到一个目标的时候,拆解成具体的任务是很容易的,比如:
- 量化目标,分析需要做多久才能完成任务;
- 把任务进一步分解,进行跟踪,遇到问题,就要复盘、反思,看看是哪里出了问题;
- 为了更好地达成目标,让自己进入紧张的状态,暂停自己平时日常的常规活动
但事实上,很容易出现两种问题:
- 在目标达成之前,只有压力,每天在计算的都是问题,很难享受过程中的快乐
- 在漫长的压力和期待之下,遇到问题,很容易打退堂鼓,从而产生强烈的挫败感
更好的方法是构建一个可持续的系统,让做成一件事情自然发生。
比如:
- 找出自己每天有哪些时间可以优化
- 结合自己的想要做的事情,为每天安排一些可以快速完成的事情,要足够简单,没有心理负担
- 如果感到吃力,就尝试调整其它的活动来配合;如果实在不行,就把时间再缩短,直到节奏让自己感到舒适
- 完全习惯之后,再尝试提升任务的难度,如此循环
只有目标,将一直忍受成功前的失败;
拥有系统,将每天因成功执行而喜悦。
碎碎念
最近一直在做和 AI 相关的事情,也在不断尝试用 AI 改善自己的工作流,大家有没有一些可以分享的妙用呢?欢迎留言回复
谢谢你的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往期推荐
你也可以在这里找到我:即刻、Twitter、微信公众号一颗小树。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用,欢迎分享给更多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