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小树。这是我为你写的第 83 封信。每期都会同步更新在微信公众号一颗小树。
国庆回来之后终于把家给搬了。
之前住在顺义方向上,交通主要靠 15 号线地铁和京密路。房子和小区本身没什么大问题,但有很多小问题禁不住经年累月的堆积。
举几个例子:
第一,早晚高峰的时候,想上地铁需要等 2 趟甚至更久,上去以后也是人挤人,这对于一个打工仔来说实在有些消耗。特别是晚上想早点回家休息,却不得不排队等待上车的时候。
第二,周边配套一般,想要出去逛逛或者玩点什么,可选择的余地很少,每次出门都相当于进了一次城。去一趟北京西站的时间,快赶上回家的高铁了。
第三,我们对噪音敏感,低频的噪音让人很难受。比如:临近机场,能经常听到飞机经过的噪音;临近地铁,能听到以分钟为频率的低频噪音呼啸而过;临近街道,能听到汽车和汽车喇叭的声音。虽然当时挑了一个不是最临街的位置,但还是不舒服。
当时选择这里,主要还是因为经济上的压力,加上前一次搬家比较仓促,就在这里住下了。庆幸的是,房东阿姨人很好,是我来北京之后住的最舒心的一段时间。
刚来北京的时候,一辆面包车就能把东西拉走,后来需要半个大车车厢,这次竟然把一整辆大车都给填满了。果然房子里的东西会越住越多,这可能也是熵增的一种表现形式。
新家住进来有两天了,整体体验比之前要好很多,解决了我们最痛的几个点:
- 早晚高峰的地铁里不用再排队或者人挤人了,赶上区间车还能有座位
- 位置换到了北京的中轴线北边,离奥林匹克公园不远,便利程度直线提升
- 非常安静,只有周末或者下午小孩放学的时候有些嬉闹声,告别飞机和地铁的噪音
这个过程里我最大的感受是发觉自己开始逐渐拥有想要的「选择权」。
从合租到整租老破小,再到整租偏远但相对舒适的,直到现在整租各方面都合适的房子,我们在租房这件事上,似乎也在不经意间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自由。
很多时候我们在讲财务自由的时候,都会设立一个非常宏大的目标,并没有真正测算过自己实际需要多少开销。
举个例子:假设一个月需要交 200 元的水电费,一年是 2400 元,按照最保守的货币基金 2% 的年化收益来算,需要有 120000 元存款就可以实现水电费自由。
我们可以像马拉松运动员一样,在最终的目标前,建立很多个小的里程碑,像游戏一样,一个个关卡闯过去。虽然结果都是同一个目标,但体验感会好很多,在过程中也可以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目标。
碎碎念
需要提醒一下大家:由于竹白平台的原因,计划在明年停止内容在竹白的发布。现有的邮件订阅用户我会想办法尽量无缝迁移,微信订阅的用户需要麻烦各位关注下公众号一颗小树。
谢谢你的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往期推荐
你也可以在这里找到我:即刻、Twitter、微信公众号一颗小树。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用,欢迎分享给更多好友。